商务合作
毕业后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

  这是一份走心的调研和采访,一群前几年的毕业生,几个职场“新司机”,他们的求职考量和职场初体验应该是给新一届毕业生最好的指南。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周刊》

  在此,小编谨以此文献给一路陪伴的你们。

  致2018届的毕业生: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时间已经进入了2018年6月的下旬,距离各位离开大学校园只剩最后的几天了。

  大家理想的offer都到手了吗?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再次创下了历史新高。不过,今年的就业情况似乎还不错。根据前程无忧日前发布的《2016应届毕业生求职到位率调查报告》,2016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并未受到经济放缓的影响,尽管目前工作签约率不高,但就业机会并不少。在受访的学生中,选择继续求学、当公务员和创业的毕业生占到了三成,剩下的七成里也有将近一半已经得到工作,另有1/4的毕业生已收到雇主录用的意向,但是还在犹豫是否接受,有7.2%的学生参加了面试,但还没拿到offer,还有17.9%的学生选择不找工作,苦于没有工作机会的仅占6.7%。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1)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探讨毕业生选择的多元化问题。这种观察始于2012年代表90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正式登场,如今我们发现趋势已越来越清晰。年轻人们对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国企和外企的崇拜感逐年减少,与之相应,你们对生活质量和个人兴趣的看重度又一直在提高,丰富的网络资讯也让大家眼界更宽广,在择业上更有想法。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2)

 

  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

  这是一个颇具技术含量的问题。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很多当时看重的东西,在踏入真实职场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并没那么重要,而很多当时忽视的东西,也有可能成为日后职业成长的关键推动。

  所以今年我们打算从另一个维度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参考。往年我们报道的出发点通常是今年的应届生究竟在怎么找工作?他们有哪些变化?但越来越多元化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或许提供一点“过来人”的经验会更有参考价值。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3)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4)

 

  就在三四年前,这群过来人站在和你们一样的时间点上。那他们选择这第一份工作的初衷是什么?其后的职业经历又纠正了哪些偏差?他们走了哪些弯路又涨了哪些见识?

  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可以学到很多。

  虽然过程有些不一样,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应届硕士毕业生黄剑锋现在的情况和三年前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周予雪的情形还挺相似的:都是回到家乡进银行,都是计划成为一名客户经理。但三年后周予雪告诉我们,如果现在重新选,她既不会回无锡,也不会去银行。她的体会是,尽管银行对很多毕业生来说都是一个热门选择,但真正上手之后如果不合适会很痛苦。

  黄剑锋今年在选择回老家进银行之前甚至违了一次约。他签下的第一份offer是上汽集团旗下的汽车在线平台车享网。当时,除了专业对口的因素外,车享网未来可能整体上市的计划让他很心动,HR承诺优秀员工可以购买原始股,在上市后会是笔不小的财富。但深入了解之后,上海的生活成本又让他打了退堂鼓。他是湖南常德人,如果毕业后留在上海,那么就不得不面临高昂的生活成本——光是租房就得占掉很大一部分收入。但车享网的薪酬策略是根据业绩来定,这让刚毕业的他有点没底。

  第二个offer是湖南的华融湘江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岗位,给出的年薪在湖南当地是一个不错的收入。这个现实因素最终让他放弃了当初“成为新能源汽车或汽车后市场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人物”的职业理想,回到家乡走上一条据说是往总行金融管理和战略规划方向发展的道路。

  不过比起当年的周予雪,黄剑锋的自我规划看起来要更长远。“你知道深圳的微众银行和马云的浙江网商银行吗?我去的那个银行就和微众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根据他的计划,入了金融这个行,那么以后去其他金融机构也挺方便的,包括现在火热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回老家还是去大城市发展,可能是很多毕业生相当纠结的一个问题。

  在优兴咨询关于学生们在选择毕业后理想工作城市的调查中,北上广深依然排名最为靠前。但与此同时,成都、杭州、南京、厦门等新一线城市的选择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而在另一份关于生源地和就业城市倾向的调研中,变化更为明显。以杭州为例,2014年,所有家在杭州的受访毕业生中,愿意选择留在杭州工作的毕业生占32%,到了201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61%。

  当然,向往大城市的毕业生仍不在少数。

  比如家在河北,目前在湖南湘潭大学学哲学的梁博威毕业后就将北上,到京东技术部门当大家俗称的“码农”。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5)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6)

 

  梁博威属于那种很早就发现自己兴趣的类型——大三之前他就已经确定毕业后要去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工作。因为从小就对互联网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刚上大一他就加入了学校的学生门户网站工作室,从程序员学习编程技术做起,一直做到工作室的CEO。2014年他还作为学校代表受邀前往山东参加首届大学生网络文化论坛。

  他的经历或许可以很好地解释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只要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保持专注,只要肯花心思去学习和实践,专业、技术、所处环境的资源……这些都并不是不能克服的障碍。

  但在投身你热爱的领域前,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一件事。“无论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打算跨专业择业,一定要明白这里面吸引你的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让你坚持克服后续困难的决心有多大。”大街网全国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彭飞说,“如果你的加分点不足以让你扛过短时间的痛苦,那么这一步最好还是迈得慎重一些。”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7)

 

  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会不自觉地追逐热门行业和高薪岗位,却忽视了合适的重要性。但一定要让没有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一击即中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事儿的确也有难度。

  想听听职场专家怎么说吗?在宝洁大中华区传播与公关部副总裁许有杰看来,其实只有在工作了3至4年之后,才能真正判断一份工作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因为经常在微博上分享职场经验,他也在宝洁内部被年轻员工视作职场导师。

  许有杰把职业生涯的前4年划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刚开始的3到4个月,新人与公司从不认识到慢慢了解适应,经过了这个阶段职场新人们才是真正地开始进入职业生涯。第二个阶段:工作的第12到18个月,通常从这时期才开始真正着手工作项目。在这个时候,新人将会开始感觉到焦头烂额,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个阶段也是一个训练自己抗压能力的最佳时期,熬过了就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第三个阶段:24至36个月间,在这个阶段,年轻人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经历,可以判断出自己是否已经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还是需要重新考虑新的职业规划。

  所以,第一份工作很关键,但大家也不要背太重的思想包袱,因为它也可能只是你职业生涯中的一个短暂试错环节。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让这段经历一无所获。在彭飞看来,不论第一份工作合适与否,至少应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方法和专业度。不论今后换什么工作,这些都将是你很珍贵的经验。

  在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系念研究所的余其芬的情况应该属于前程无忧那份报告里的6.7%。6月毕业在即,但她手上还一个offer也没有。余其芬家在上海,按照她的计划,毕业后她想回到上海从事文字类的工作,进杂志社或是到三联书店做编辑、文案策划。也不是没在网上投过简历,期间也有过几个让她回上海面试的机会,但都不是很喜欢。“现在都是做新媒体编辑,也不是不好,但我怕搞到后面一直在做广告。”想到这行可能面对的互相抄袭、盗图等问题,她就觉得有点抵触,索性直接拒了这一类的面试。虽然余其芬也对目前面临的一毕业就可能失业的处境有些着急,但在找工作这件事上她还是打定主意以兴趣和理想为重,现在没有机会,那就毕业回上海之后再慢慢找。

  在余其芬的个案里,地理和交通问题可能是妨碍她顺利求职的一个因素,目标行业近几年来的不景气也加大了她的求职难度,但应该还是会有很多人对她这种执着于工作和兴趣相合的求职态度产生一些共鸣。

  如果余其芬在上海,那么她找工作的情形或许会更接近两三年前的肖永强。这个北大毕业的微电子学硕士因为觉得IC(集成电路)行业没有足够的创新度和成就感,毅然放弃学了7年的专业,在就业时投身到金融领域,做起了PE。后来,他又因为想追求一种忙碌充实的状态而放弃了百万年薪,转而去了来钱相对较慢的VC领域。“如果没什么家庭压力,现在的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还挺挑剔的。有时候,公司要求比较高、工作比较累倒未必会成为他们不喜欢这个公司的原因,”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他们更看重做的事是不是喜欢和有意义。”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升职。

  每个年轻人对第一份工作都有美好的想象。此时此刻你可能也正豪情万丈,想着能短时间内获得快速晋升,创造一个职场神话。泰禾集团上海地区人力资源副总监曹曦就曾遇到过这样的年轻人,当他试图为其做一个“能够三年变骨干、五年变经理、八年当总监”的职业规划时,对方的回答是:这样太慢了。

  

毕业 | 我们的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图(8)

 

  眼下许多公司都非常愿意给年轻人空间成长,但反过来,你也得遵守它的规则。升职是什么?

  在曹曦看来,升职就像打怪升级一样,这个阶段所有的技能点都满了,你就可以升下一级,而你的技能是否满点,还需要管理层根据表现和业绩做一个整体评估。很多时候晋升慢并非因为你年少,而是能力真的差一点。但曹曦仍然对这样的年轻人表示了欣赏,“我们也是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的,我们非常鼓励、甚至很珍视他们这种积极性。那种没有被约束的想象力和热情都是非常可贵的。”事实上,在曹曦接触到的那些年轻人里,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肩负起一定的职务之后,反而能够踏下心来去做好每一件事。

收藏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如何在企业快速的转正? 网站首页 返回栏目 下一篇:三本学生就一定没有出路吗?我是三本学生,我该怎么办?

最新文章